終於是考完電磁,可以寫blog了。

 

  在回一句「你懂什麼」之前,先深呼吸,把話吞下。

  我以前經常想也不想。並不是衝口就說出這句話,但心裡第一句OS通常是它;而且這句OS,還會讓我產生選擇性失憶,把對方講過的建議和觀感全部拋下。我堅持、我固執,然後孤芳自賞的,覺得全世界都不了解我。

 

  因為「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大多數人大概會覺得,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就別亂說話。然而關於說與不說,其實和身份有點關係。如果你作為一個對專業領域很外行的領導,但你的一言一行又能決定那件事的結局的話,的確,不懂的事情安靜就好;但如果僅僅是作為一個旁觀者,講的建議可以被採納也可以被忽視的話,我覺得沒什麼不能講,說錯了也沒差。

  只是這個「說錯了也沒差」,通常聽到建議的人不這樣想。故本文,是要寫給那些被提建議的人。

 

  在ISEF培訓期間,我經常很惱。

  除了自己的指導教授外,其他教授其實都不是地科專業,但畢竟是培訓,教授們通常會很熱情地給一大堆建議。對,我經常聽到很無言的建議,很顯然是教授其實也不太懂我們的作品在幹嘛,或是提一些完全無關的事情說要不要一起考慮;但礙於人家是教授,不管建議有用沒用是好是壞,我們都得笑笑地說「謝謝教授,我們會改進」。

  那時候覺得,ISEF已經是高中生科展最高殿堂,到時候評審也會是最專業最資深的一群人,我到底為什麼要聽這些外行的意見。

 

  誰說,評審一定很專業?地科也分成天文海洋地質大氣,研究天文和研究大氣雖然沒隔行,也還是隔山了啊!該怎麼回答一些不相關的問題也是一種訓練啊,甚至,也許外行人之所以問外行的問題,就是因為:你壓根兒沒讓對方懂你的作品。別說評審一定聽得懂,評審看的其實多半是熱鬧!

  那時候很不幸,我很少反省自己。如今ISEF已經過去了兩年,我才驚覺自己錯過了那美好的蛻變的機會。我陷入各種不被理解、不被體諒、不被寬容的糾結裡,浪費了這一生才一次的ISEF旅程。其實可以做得更好,可惜來不及了。

 

  寫大一劇劇本的時候,也覺得聽建議很煩。

  覺得你又不懂全劇的連貫性、覺得你又不懂所有角色的設定和關係、覺得你又不懂我要傳達的那種深刻情感、覺得你你你你你……我當時很自閉(?),關起門來狂寫猛寫,任何演員有疑問就是「你管那麼多,演就對了」。

  根本就忘了,觀眾不可能是內行人。

 

  對,很好笑的,要讓外行人看的表演,我居然不想聽外行人的建議!

 

  於是到了大二劇,跟瘋了一樣想問外行人的意見。

  這次僅僅作為一個小演員,一種從去年到今年被降職(?)的步調(離題)。每次驗收我都很希望找沒看過劇的人來,找同屆、找學長,專業的很好、不專業也行,我需要被點出盲點和缺點。甚至也找朋友聊劇本的故事,去了解一個第一次聽這齣劇的旁觀者會有什麼觀感。後來因為組長群對劇情都有一定的了解了,我甚至想問道控我們演得如何、哪裡不好需要改。

  對我來說,外行人的建議,彌足珍貴。

 

  沒錯,他們只是看熱鬧。他們也許只能不負責任地說一句「啊我覺得這劇情很無聊」,你問他哪裡無聊,他說不知道;他們覺得你演得真的爛,你問他哪裡演不好,他又說不知道;他們覺得你動作很不對勁,你問他該怎樣才會對勁,他還是說不知道。於是你覺得對方是個白痴,不懂裝懂硬要講。

  這是一個可怕的念頭。有人好心地跟你說程式有bug的時候,你還反問他該怎麼debug嗎?當然不是啊,debug是你要煩惱的事情啊。從來就不是給意見的同時也要給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是你還要再多死幾個腦細胞去生出來的啊。 當然,也有可能對方真的錯了,他真的外行、他說的建議真的天馬行空各種不科學(譬如他問你們打鬥的時候怎麼不帶真的刀),那就別採納就好了唄。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現在有沒有比以前好(應該有……吧)。

  很多時候還是各種機車難伺候。

 

  當領導真的很難。至少我這20年學到最深刻的事情是:我真不是當領導的料。

  一個領導必須最投入的同時,也最抽離。最投入的進行所有準備工作,然而在別人提意見的時候,要抽離的幾乎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聽。沒有成見、沒有你懂什麼。然後要理性地整合意見、整合現狀、整合所有資源,決定哪些意見採納、哪些意見笑笑看過就好。

  對,這是一種高到天上的修養。

 

  去挑戰演戲,某種程度上大概是衝動(另一方面是不了解這件事可以這麼難)。當然壓力很大、很崩潰、很無力、很沮喪,像是講話太快這種已經20年的事情要在五週內(不,其實是九天內)改成溫柔敦厚真是要我的命。

  我想我唯一有做好的一點,就是不准自己找藉口。

 

  「吼,當然不能跟建昇那種歷經沙場的人比啦。」曾有人這樣安慰我。

  不,其實我一直覺得「進步幅度」不是一個原諒自己的理由。誰管你進步很多,如果你希望舞台上的表演是好看的,就至少要練到上台的時候觀眾覺得你演的是好看的。當然這是標準的問題。如果一個表演的目的只是為了「體會自己的成長」,那進步很多當然就夠好;而如果一個表演的目的是「成為一個經典」,那就要練到觀眾覺得你真的專業。

  至於要哪一種標準,端看表演的定位,哪個比較好其實沒有定論。

 

  是的,但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用「進步很多了欸」來要求觀眾「覺得你很猛」。

  想得美!

 

  最後,希望我能一直記得這篇文裡頭說的話。

  天知道陳韻竹氣昏頭的時候IQ可以降到多低(掩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竹子 的頭像
    竹子

    焚香,燃盡塵緣。

    竹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