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我週記(或舊網誌)的同胞應該知道,以前某竹這個人幾乎每逢大考,就會寫一篇考試檢討文(什麼數學又粗心、社會沒背好、理化是不是在搞笑、英文好悲劇、國文去死吧等等等)。當然,年紀大了(?)之後這件事就不幹了,主因有三。其一是我很忙,寫這種廢文的時間不如睡覺;其二是,要檢討的科目越來越多(淚),loading越來越重(?);其三是,考試這件事在我人生裡頭不再那麼至高無上。 我以前會覺得考96分很沮喪,現在會覺得考69分還蠻高的。
故,之所以寫這篇文,是有原因的。
*
剛剛(兩小時前)拿到了普心第二次期中考考卷。老實說我原本預計自己分數應該不低(畢竟選擇寫起來很順手、填充也填了很多格),但拿到考卷剎那真有點晴天霹靂--天啊這這這,這沒有及格欸!!!(倒退三步)我以為自己考比較好、考前也比較知道方向的第二次期中考,竟然比第一次還悽慘(倒是第一次覺得很悲劇,居然還算高分群)。
後來看了看我的考卷,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
我是個從小到大受惠於很會考試這項技能的標準好學生(?)。雖然這項技能到了電機系之後就有點凸槌(開始出現各種不及格),但基本上還是讓我這個根本不知道自己學了什麼的人平安度過大一一整年。最好的範例就是:我對於志民普化一絲記憶都沒有。
當然這之中一定有發展出一套配合考試內容念書的方法(嘖,要生存就要有手段啊)。畢竟人的working memory有限,我又通常在考前三天才開始讀書,來不及讓我的課本內容轉化成長期記憶,這時候如何最大化使用短期記憶就是重點了(推眼鏡)。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些例子:
planning fallacy:人們通常都會在事情的一開始規畫十分良好,而且同時覺得前景一片光明(學期初怒選25學分),卻通常到了事件的後期開始各種悲劇,最後事情無法如預期般完美達成(怒停修又被當三科)。這是因為人們傾向記得美好的事物,換言之,大多數人會忘掉自己上一學期的痛苦掙扎而選擇記得部分美好的成果,因此到了新階段的開始,又覺得自己一定做得到。
passive interaction/evocative interaction/active interaction:三種基因與環境連動的模式。第一種指的是父母同時給了子女優良基因&優良的環境(爸媽買一堆書給小孩看);第二種是父母給了優良基因,同時社會環境因為子女的表現優良而大加讚賞、造成一種使人向上的動力(大家都說你是資優生,久了你覺得自己真的有點強);第三種是父母給了子女優良基因,至於適合這種基因的環境,是子女自己去找的(因為天資聰穎,在快速寫完簡單習題之後,決定自虐的找競賽題來寫)。
deductive reasoning/inductive reasoning:演繹推論/歸納論證。詳細內容太長了省略。
基於第一次期中考的小挫敗,我知道一個很重要的考試技巧:知道planning fallacy代表後面那串東西是沒用的,你要能夠在老師說明了後面那串東西之後,有本事在填空題格子寫下planning fallacy。所以我這次決意努力背單字。
偏偏要背的單字那麼多,我又考前三天才開始讀,怎麼記得住?當然是刻意去背熟那些不直觀的部分。所以我在考前背了這些單字:fallacy、active/evocative/passive、deductive/inductive。 於是我的考卷上出現了以下情況:
___ fallacy(……第一個字是什麼?);active correlation(?)(連動的英文怎麼寫啊);deductive reason(ing去哪了)。當然,這三個答案都沒分數。即使你如果考我名詞解釋,我可以寫出後面那長串(我寫這篇網誌的時候並沒有翻講義,上面的內容是我剛剛邊想邊打的),也沒用。
*
我之所以可以考試人生順遂,是因為高中以前通常只考選擇題和多選。是一個認得字就夠了的程度。
至於這個需要寫一堆閱測(?)、填充和問答題的普心考卷……就只能安心上路了。
*
所以呢?
看來我應該要來修正我的考試技巧……扼不,我的意思是,下一次早點開始讀普心。
留言列表